电视转播乒乓球比赛时,评论员经常提到概率这个词,概率本是高等数学的一个专业术语,用概率学的知识看打乒乓球,可以增加对乒乓球的理解。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乒乓球打的就是概率,换句话说,就是得分的可能性。 打乒乓球是以得分的多少决定胜负的,打球的人不能做到板板球都得分,但有的人能做到打10个球有6个得分,有的人打10个球却有6个丢分,这样比赛的结局就大不一样,这就是概率在里面起作用。打乒乓球得分在有一定基础的人那里主要靠进攻,有进攻就必然有失误,进攻命中的概率高,得分就多;进攻失误的概率高,得分就少。在高水平的对抗中,比赛并不是比谁打得漂亮,而是比谁的功夫深,谁的失误少。如果一个选手每局中都能攻上几个好球,但他进攻得分与进攻失误丢分的数量相等,那就可以理解为没有得分。如果对方进攻命中的概率稍高于他,那对方得分肯定多,这样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哪些球该攻,那些球不该攻,每个选手大致都能做出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可攻可不攻的球,还有那些对旋转,速度,落点在判断上出现偏差的球,在这种情况下便不能保证每板球都能攻到对方的台面上。当来球到己方台面的某一位置,你以往进攻的命中率很低,这种球就不能攻。什么球可以攻呢?在日本有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说:“如果有60%的可能,就放手一搏吧!”,这句话用在打乒乓球上,是适合的。一个选手进攻成功的概率能达到60%以上,就应该大大增强信心,增大加赛中进攻的使用率;如果低于50%,进攻时就要更慎重一些,注意力集中在落点上,发力忌讳过于凶狠。比赛场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方已经成功地把另一方调动到球台的某一侧大角度位置,对方勉强将球救回,此时只要把球送到对方另一侧台面上即可轻松得分,但仍一味猛打猛冲,只求自己打的痛快,忘记了发力与失误有时候会结成一对难兄难弟,这是背离了概率学的理论所造成的遗憾。以下用两幅动画说明问题,一幅是侧身发力攻,企求一击致命,因难度大造成自身失误;一幅是轻打对方空当,既降低了自身失误的可能性,又得了这1分。显然做法是符合概率学的理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