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76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研究显示种植针叶树更利于减少PM2.5

[複製鏈接]

2422

主題

129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該用戶從未簽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21487
金錢
21558
威望
10376
主題
2422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文章勇士 大學生 簽到達人 教授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3-30 10:01: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研究显示种植针叶树更利于减少PM2.5
2013-03-30 06:00:59   来源: 东方早报
7CD748061877B4C7E4525D049CF8C1EF.jpg
针叶林(资料图片)
众所周知,许多树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具有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的功能。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刘春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就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林业以及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功能,课题组成员殷杉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城市森林绿地植被防控大气污染的功能。
殷杉解释,当PM2.5运动到树叶附近时,可以穿过空气和叶片的边界层而到达叶片表面。由于叶片表面粗糙,表皮毛丰富,可以分泌一些黏性物,叶片就可以成功将细小的颗粒物滞留在表面,甚至将一部分PM2.5吸纳到叶片气孔内部。因而,枝条和叶片表面粗糙、分泌物丰富、叶面积系数高的树种,会具有较好的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功能。
殷杉博士表示,如果重点考虑树种降低大气PM2.5颗粒物,可多选择一些针叶树,例如,雪松、龙柏、水杉等。根据国内外资料,针叶树的比叶面积大、枝条粗糙、分泌物丰富,比阔叶树的吸附物效果更好。
以面积为300平方米的绿地为例,为了达到较好的净化空气的效果,应配置12-15株乔木(如香樟、广玉兰、银杏、悬铃木、水杉等),30株左右的大灌木(如夹竹桃、红叶李、慈孝竹、石楠等)及80株左右小灌木(如杜鹃、月季、小叶黄杨等),并搭配至少100平方米的草本植物;乔木、大灌木、小灌木的比例维持在1:2:5。
在排列上,小灌木应栽植在样地靠近道路一侧,其后是大灌木或乔木;大灌木应搭配在乔木之间,尽量避免与乔木冠幅重合。“这样配置的植物群落,约能阻挡交通污染物中30%~40%的颗粒物(TSP),10%~20%的SO2和NO2,5-10分贝的噪声污染。”殷杉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 00:33 , Processed in 0.01826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