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78|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想拉出神挡杀神的暴冲弧圈球,按这13句话练就对了!

[複製鏈接]

225

主題

5

好友

125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難過
    2021-6-12 14:36
  • 簽到天數: 67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4
    金錢
    60
    威望
    1250
    主題
    225

    文明人 男生勳章 簽到達人 簽到勳章 回文勇士 高中生 中學生 文章勇士

    樓主
    發表於 2017-5-12 10:22:58
    1、站位
    最好让击球点离开自己一臂的距离,准确的讲,是你握拍的胳膊加上拍子的长度,这个击球点最方便你发上力。

    2、重心调整
    在移动身体的同时,重心要顺势向右(全文在右手握拍为例,下同)脚倾斜,身体微下蹲,上身向右后方扭动,右腿微屈,右肩下沉,右手和拍子在右脚脚面正上方或是略向外一点点。

    切不可为了更方便发力,就把拍子引到屁股后面去,这是不会拉强下旋球的人常用的动作!

    3、胳膊
    不要夹大臂,也不要抬肘关节,要自然下垂,基本上全部打开,不要用力打开,自然打开啥样算啥样儿,手轻握球拍,手腕略外展。

    4、迎球路线与发力时机
    迎球路线是能否拉出暴冲弧圈的关键!

    5、 引拍阶段
    迎球前,不可发全力,但是要有引拍速度。那么,这个速度大约是多快呢?应该是你击球时挥拍速度的四分之三左右!  

    6、击球时机
    一般而言,越是下旋的并且越低的球,应该在下降前期和下降中期去拉为好。但也要分球来看,一般而言,我的体会是在桌面高度附近,或比桌面高出一点点儿!  

    7、击球位置
    指球拍与球的接触点,球的正后方稍偏上,如果把球看成表盘,那就是在二点半到三点钟并接近三点钟的位置。

    8、板形
    迎球前接近于垂直地面,稍向前倾;击球时,板形下压,与地面成35-45度角左右。

    9、小臂与手法
    在击球的时候,手法是最关键的,但小臂是最重要的。

    首先小臂在大臂的带动下,急速发力,快速收缩,在撞上球时,手有一个由后向前的更急速甩动,这个甩动,正是业余选手与专业选手最大的区别,专业选手的甩,比业余要快出一倍左右,甚至还要多些!

    10、挥拍路线
    这与迎球路线是两回事儿。因为在击球的瞬间,球拍的方向发生了少许的变化,由原来直线向上,变为向上向前的稍微有些弧线的直线了!

    11、重心移动问题
    击球后,重心已经随之发生移动,从右脚转向了左脚,并且向前---沿发力方向,送出了一段距离,这样做的原因是强化力量,并且让动作协调!

    12、发力总论
    全身要像一根橡皮筋一样,保持足够的弹性,一定要在击球的瞬间集中发力。如果力量分散,是不可能拉出高质量的暴冲弧圈球的。

    13、一句话总结
    广泛交友。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0

    主題

    0

    好友

    295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該用戶從未簽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
    威望
    295
    主題
    0
    地板
    發表於 2017-7-15 12:16:21
    还差哈哈竟然还有这个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 20:32 , Processed in 0.0192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