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极出现史上最高温2℃ 比往年高30度震惊科学家

[複製鏈接]

2658

主題

1

好友

8565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3-2-28 15:41
  • 簽到天數: 463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6306
    威望
    8565
    主題
    2658

    回文勇士 中學生 文章勇士 文明人 高中生 文章達人 大學生 教授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8-2-28 18:05:44
    海外网2月27日电 外媒称,北极在3月20日之前并无阳光照射,因此通常情况下,此时北极应接近其一年中最冷的时刻。然而上周末,北极出现了史上最高温,达到摄氏2度,这一现象让科学家感到震惊。分析认为,北极暖至冰点以上,可能是由于风暴为格陵兰海输送强暖流所致。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根据美国全球预测系统模型监测,北极温度2月25日达到2摄氏度(35华氏度)。尽管没有进行实地测量,但加利福利亚大学尔湾分校气候学家扎克·拉贝(Zack Labe)确认,多项独立分析均显示,北极温度“非常接近零点”,比正常气温高出30摄氏度以上。
      据报道,拉贝表示,暖流直接穿过北极中心,北纬80度以北整个地区2月平均气温升至历史记录最高点,平均气温高于往年20摄氏度以上。拉贝表示,根据丹麦气象研究所自1958年以来的数据,没有其他暖流可与此次相比,“我被暖流入侵的广度震惊了。”
      报道称,研究显示,如此极端的暖流入侵现象过去在北极地区很罕见,如此却正在变得频繁。去年7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1980年以来,此类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不断变长,强度也在增加。挪威极地研究所罗伯特·格拉汉姆(Robert Graham)表示,这在过去并不常见,“从1980年至2010年,共有4年发生此类现象。而现在,在过去5年中就有4年发生了此类现象。”
      他说,暖流现象与北极冬季海冰减少有关,并强调今年1月北极冰层厚度为有记录以来最低值,“由于海冰正在融化变薄,对冬季风暴的抵抗力越来越弱。冰层变薄后漂流更快,并变成小型碎片。从南边吹来的强风可将冰层向北推至北极中心,接触开放水域,并将热量从海洋释放到大气层。”
      据报道,近日来,科学家惊讶的在格陵兰岛北部发现开放水域,而这一地区通常应有古老厚重的冰层覆盖。科罗拉多大学冰层专家迈克·马克菲林(Mike MacFerrin)表示,这一现象比北极温度升高更令人忧心。此外,水温的变化也对空气温度产生了影响。在格陵兰岛北部、北极点以南400公里处,莫里斯杰沙角气象站今年已监测到零上温度长达61小时,并一度高达6.1摄氏度(43华氏度)。
      报道称,研究者表示,多种因素导致近期北极变暖现象。多伦多大学大气物理学家肯特·摩尔(Kent Moore)表示,其一,近期风暴多从格陵兰海袭向北极,直接从低纬度带来热量,格陵兰海水温也高于往年。他说,“格陵兰海变暖显然对北极变暖现象起到加强作用。我对变暖程度感到震惊,但不确定其原因。”
      摩尔认为,北极温度上升或许还与几个星期前平流层突然变暖有关。而平流层为什么会突然变暖,目前我们还知之甚少。平流层的变化可以导致冷暖气团的重新配置,不仅与北极变暖有关,也与近期横扫欧洲的严寒现象有关。
      科学家认为,近年来北极变暖现象显示,这正在成为冬季北极气候的常态,相关研究需要更多数据支持。此外,今年冬天极端天气频发,气象学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冬天”。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9 08:52 , Processed in 0.0256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