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会说话,服饰会说话,石头会说话,饮食会说话,习俗会说话,地戏更在说着沧海桑田。人们呀请放慢脚步,聆听江南音调呢喃中诉说着起始于六百年前的屯堡文化。
安顺屯堡街景
明洪武帝朱元璋六百年前灭元建立明朝,各处纷纷归顺南京中央政权。只是西南地区元朝所封的梁王固守盘踞,明朝廷多次招降,梁王自恃地险路遥,顽固据守并不时地作乱。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领三十万大军挥师西南,不日平定云贵等地。战争的激烈毋庸赘言,待西南局势稳定后,朱元璋担忧远征军撤回,云贵又成孤悬,几经权衡于是下令数十万平定梁王的西征军队在云南、贵州就地屯军。昔年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地,瞬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 在战争如火如荼进行中,已有大臣向朱元璋奏议:“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已待战事终结后,供给瞬间突出成最大问题。平民出身的洪武帝心疼战祸连年的子民们,建国伊始制定了轻徭薄赋政策与民生息。于是赋税、征调等补给军需的动作朱元璋皆不可能采用。在此插一个看似题外的话。朱元璋有雄才大略,有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跟财富的关系不够密切。大明朝他是建立起来了,可国库空空。富甲一方的财阀沈万替这位万岁爷修了南京一大半城墙,又口气轻松要替天子陛下劳军,终于戳疼了朱元璋的软肋,沈财神被没钱的皇帝爷给发配云南去了。 一场场战役打下来大明江山的朱元璋惜兵重将,却只能无奈选择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在农村屯耕。他们一边开荒种地,饮食自赡;一边操练军武,厉兵秣马。从贵州腹地的安顺向西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曾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刀剑在身、锄镐在手。热血男儿们平叛护国不畏死,开荒耕种不畏苦,昔年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南的农家子弟手里,变成了千里良田。 漫漫历史长河中,当年明军屯兵除安顺外,大部分兵士和移民跟当地原住民们血脉相溶,已经被同化了。只有安顺地区,把明初的风俗保存了下来。安顺是由黔入滇的通道,在此地密密麻麻分布着各种卫、所、屯、堡,特别是如今安顺西秀区东部及平坝区,更是密集。来自中原富庶之地、江南鱼米之乡的军人们住得太集中了,他们拥有优于当地人们太多的文化积淀、农耕技术、纺织工艺、传统习俗等等,于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形成汉族主流文化。 朱元璋政府在实行军屯制度后,又出台了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政策:让戍边军人们“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规定了“正军”、“军余”必须携带妻室儿女,无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来自天子脚下南京城的大家闺秀,来自安徽的富家千金,来自烟雨水乡的诗书佳丽,来自富饶中原的小家碧玉们千里迢迢赶赴贵州,从此她们无需“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再也无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后朱元璋政府颁布了一个又一个的有利屯军将士长治久安的政策,其中之一是:军屯将士世袭!这意味着军人们开垦出来的大片良田,在他们百年后归属于血脉后人。 军心安稳的将士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日子一久他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待一张张奏折上报到中央政府后,引发了朱元璋政权更大动作。云贵地区地广人稀,仅仅靠军人们开垦远远不够,于是一场浩大的轰轰烈烈移民活动开始了。明朝仅洪武年间就有一百六十万人口,从物阜丰厚的中原迁徙到贵州。移民们有军屯将士的家眷亲属,有是内地的良家子弟,也有被强迫而来的农民、流民。不同于将士们“调北征南”、“调北镇南”,平民移民是“调北填南”,他们的到来,扩大了屯堡人占有的土地和势力范围,稳定了军心;更主要的是,当时刀耕火种原始状态的贵州如同白纸一样,全盘接受了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大搬迁”。移民们将农耕技术、工艺制造、中原式建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佛教道教、儒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整个汉文化体系完整地移植到贵州,从而改变贵州的文化面貌,带动了贵州各方面的发展,这张纯净的纸被描绘成儒家画卷、农耕华章。
安顺文庙大成殿云龙石柱
中国最精致的文庙,是明洪武二十七年建于安顺市的文庙。大成殿前一对龙柱,是由两块整石透雕镂成的盘龙石柱。柱身内实外空,内方外圆。外为浮云游龙,内为浅刻云纹。柱础为一对石狮,形神劲健。龙柱以透雕为主,兼集浮雕、圆雕、平雕等技法,技艺炉火纯青,是全国现存唯一的透雕云龙龙柱。大成门前一对高浮雕盘龙石柱,与透雕石柱不差须臾堪称臻品。文庙的建成是明朝为永镇边陲,实施“移风善俗,礼为本;敷训导民,教为先”政治手段的反映,也是雄赳赳军人们崇文的物象表现。安顺文庙似一把巨钥开启了黔中六百年的兴学历史。 将士们跟明王朝没有想到的是寓兵于农、镇守与屯垦两不误法子,不仅仅让洪武帝朱元璋很是自得:“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也不仅仅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笔墨章回。更为后人留下了明朝文明的活化石—安顺屯堡文化。在安顺屯堡,明朝从来不是没有热度遥远的历史,从来不是要小心翼翼敬而远之的文物。天龙屯堡街头一碗热乎乎的驿茶递过来,那卖茶汤的老妇人指间顶针轻轻硌到我,似在提醒已是现世,不是在平行的空间穿越回了明朝。
驿茶
大堡门
云山驿
云峰屯堡,六百年前是西征军核心驻屯地, 由八个寨子组成,其中云山屯在地势险要的山巅之处,易守难攻。顺着青石台阶而上,可见写着云山屯的大堡门,门内两旁寨墙已是苔藓青青。阔朗街道两边房屋建筑比其他屯堡要精美许多,窗外的石头柜台经过六百年的雨雾氤氲岁月感深重。街瞿最宽空地方是一座古雅的戏台,木雕石雕细致繁复述说着此地的尊贵。 云山屯中,天飘着小雨,街瞿里巷寂寂无声,居多人家门户紧锁,门扇上贴着红色《七眼桥镇整户外出公示牌》,我正在看着《驻村工作联系卡》时,身旁的屋内传出了歌声,歌词听不真切,旋律前所未闻,美妙又遥远。屋门吱呀,一位老妇人走出来,看我如醉如痴的神情莞尔一笑,接起屋内落下去的声音,虽没有先前的歌声嗓音清甜,却更是醇厚饱满,一曲终了老人告知:“女儿在学唱祭祖歌。” 鲍家屯与云山屯相较更为军事化,寨门口的瓮城,高高的碉楼,深深地巷道,村中房屋道路很有玄机,曰“八阵图”。鲍屯村的内瓮城是模仿南京今中华门的瓮城模式而建。瓮城四周有六道门,可以与屯中“八阵图”相连。妄想攻打鲍家屯的匪类进入了村口,也很可能在瓮城中被瓮中捉鳖;即使没被瓮城困住,也可能在六道门迷路;即使走出六道门,也会在内八阵中被长蛇缠绕,被白虎吞噬,被火牛焚烧,被玄武碾压,还有青龙、鹿角、金鱼、雄狮阵,阵阵有暗道、暗器,明箭、明枪。
喜庆中的鲍家屯瓮城
洪秀全纠集“长毛贼”作乱时,安顺也不能免祸。据《安顺府志》、《续修安顺府志》记载,九溪村被祸害了上千人,旧州街上的居民被杀四千多人,吉昌屯除夕夜被攻破,十室九空血巷尸横,房屋被毁。鲍家屯未能幸免,也被“长毛贼”围困过,却终因围城坚固、阵法奇妙、村民坚强匪类们丢盔卸甲而去,屯中村民得以保全。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堡垒阵法的设计实施,让鲍家屯村民躲过“长毛贼”的祸乱,也多次打退了匪寇和乱兵各种花招的骚扰,体现出鲍氏祖先建寨时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智慧。
瞭望中的碉楼
天龙屯堡六百年前的老屋
鲍家屯高高的碉楼,战时是瞭望塔,太平盛世的现在是拍摄村貌最佳摄影点,瞭望窗口跟射击孔透过来微光,照在木头地板上,那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木头古旧灰暗似乎在暗示着沧桑。碉楼向下看去,“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全然是屯堡老人们随口哄孩子歌谣的样子。石头,在屯堡中有着多重身份,屯堡人家房屋采用石块、石板堆砌而成,房顶采用的是大块不规则形状的石板而不是窑烧瓦片,这是出于安全性的考量,遇到敌人来袭村民可直接上房顶掀开石板进行还击,石头有名曰“活石”,木讷厚重的石头囿于屯堡,活成了的有生命有张力灵物,是石头有幸还是屯堡有情?
石头屋
大明西征将士们屯军后,很长时间内西南地区再无战事。大规模集团军在没被开垦的处女地上大面积的垦植,他们用源自家乡江南的农耕技术进行生产,在不长的时间内开发出百万亩良田,奠定了黔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军屯之后,“调北填南”政策形成了民屯,“募盐商于各边开中”形成了商屯。此后数十年里,屯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安顺市周边,屯堡林立,既是军营,又是农庄,延绵百里。加上商屯、民屯,共同构成了今日之安顺屯堡的基础样貌。
狗场屯抬汪公
民屯出现后,贸易交换需要的地点,由屯堡人约定俗成;贸易交换的时间用甲子推算,十二天一场,十二生肖区别每个市场名字。渐渐的集市场周围出现了商铺和民居,形成了商屯。这些商屯,便以赶场的日子来命名,比如逢子日赶场的称鼠场,逢丑日赶场的称牛场,不过后来鸡场屯更名为吉昌屯,而狗场屯大名目下还在用着。每年的正月十六是狗场屯的大日子,这天屯里的人们举家出动,他们要举行“抬汪公”的社火活动。 正月十六一早,公推的寨老们披红挂彩将“汪公”从神位上请下来接入红轿,人们抬着“汪公”神像走出庙门巡游,经过村民家门口,各家各户设香案、摆放糖果食品、焚纸钱、放鞭炮迎汪公,祈求一年平安和顺。汪公出行的轿子跟前,一群老妇人早早请出两位招财童子,燃起了平安灯。
平安
“抬汪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汪公”汪华歙州歙县登源里人,吴国王国、唐朝大臣。汪华文韬武略盖世,拥有非凡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当政期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吴国安宁祥和;李渊建唐,吴王审时度势,不使黎民有兵燹之忧,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江南六州百姓奉其为神,拜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太平之主”,建祠立庙,四时祭祀,千年不辍。屯堡人源自江南血脉相传崇拜汪公,赋予了汪公各种神话传说,一代代的传承着,汪公是他们目中永久的神衹。
功勋
脸谱
“抬汪公”活动中有腰鼓、扭秧歌、彩车、花灯等表演,但是重头戏是地戏。各村寨把地戏排练一番又一番后,到“抬汪公”的大日子里展演出来。“戏剧活化石”的安顺地戏,傩戏的一种。由明代“军傩”演变而来,傩仪作为出征的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战争有着极大的冒险性,出生入死的人总希望平安归来,所以敬战神、驱魔鬼成了战前动员的一项重要仪式。“军傩”起源于“殷商”时期。余秋雨先生在《山河之书》中写着:“汉代,一次傩祭牵动朝野上下,主持者和演出者数以百计,皇帝、一品至六品的官员都要观看,市井百姓也允许参加与。宋代,一次这样的活动已有千人以上参加,观看时的气氛则是山呼海动。明代,傩戏演出时竟出现过万人齐声呐喊的场面。”时光齿轮自殷商终于旋转行进到了明代,那个造就屯堡的时代,屯堡人从建筑、信仰、服饰、戏剧、方言、饮食、节令,无一不留存着军事文化遗产的烙印,无一不坚守着江南的情结、文化细节及文化追求,地戏就在这样的情绪、氛围的温温润润滋养下保存了下来。地戏是傩文化的一种继承跟发展。
舞台上的地戏
表现远征军的地戏
地戏,在狗场屯路旁敞开门的大院内,村头空地中央,搭好的舞台上,“抬汪公”出游的人群里上演着。狰狞的面具下原始粗犷的唱腔慷慨激昂,五彩的戏服中辗转腾挪的身段刀光剑影。安顺地戏主要表现历代战争,演的全是忠臣义士报国杀敌的英雄故事,西征军的故事也在上演着,演出者栩栩如生表现出将士们铮铮铁骨。
迎神
“抬汪公”的民俗活动还在继续。正月十七,是鲍家屯抬汪公的好日子。鲍家屯,又名指安屯,据说是汪公钦定。鲍家屯的“抬汪公”祭祀的意味更浓郁,寨老们三拜九叩,三牲供奉齐全讲究,赞礼人献祭肃穆悠扬。更为屯中邑人得意的是,汪公的真身塑像在此。另有两件神物,汪公的乘坐的轿子在吉昌屯,汪公的宝马坐骑在九溪村。
祭典
吉时到了,汪公乘坐轿子在寨老们的簇拥中离开庙堂,来到屯中瓮城里,接受着村人的祭拜。届时鞭炮齐鸣,邑人家门口燃起明烛,点上高香,焚烧纸钱,把敬意跟心愿一起向汪公表达。主祭者唱和讲述汪公的丰功伟绩,敬献溢美之词,祈求汪公护佑屯中老少和顺平安。 汪公出巡屯堡中,穿大街过小巷施福于众村民,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返回汪公庙回归神位。瓮城内开始了各村寨的地戏表演。村寨每
河边坝地戏队
个屯堡有属于自己特定的戏码,互相之间不会出演别人村子的曲目;每个屯堡有自己的面具戏服制造方法,互相之间不学习偷艺;每个屯堡有自己的戏本,据说过了六百年目前还在使用着。这些以前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延续,涉及到屯堡内部隐秘,外人不得而知。
丝头系腰
鲍嬢嬢
此刻的鲍家屯热闹非凡,最安静的地方倒是汪公的殿堂了。偶尔一现的阳光透过木格窗洒在殿内休息的两位老人身上。左手老人姓鲍八十有三,右手老人八十七高龄。 鲍嬢嬢招呼我坐下烤火,讲着汪公为民造福的故事,也讲自己的故事。鲍嬢嬢是鲍家后人,母亲生了姐妹十二个,身为长姐的她招赘上门女婿。老太太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调度分配着祭奠中的细节工作,端的是思维敏捷、口齿清晰、听力达聪,腰腿健朗。老人身着“凤阳汉服”,屯堡女人的日常衣着。颜色靓丽大开襟的长袍,一尺宽绣着花边的大袖,长袍两边开叉且长及小腿肚,一条黑色绣花的围裙,腰间系的白色绣花围腰跟黑色丝头系腰,那条真丝织就的黑色系腰精致、顺华、悬垂、灵动,制作方法更是几百年前从江南带到此地,一代代口授心受传下来,仅属于鲍家屯的专利产品,至今织法仍被奉为机密。凤阳汉服,这个自明初开始的特殊服饰,在屯堡中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来,屯堡人并没有被外界风尚左右了,只要是回到屯堡家中,凤阳汉服就是她们的日常穿着。文化大革命的疾风骤雨对屯堡服饰有冲击,但是屯堡女子坚定保护着明初的孑遗。
梅花纶簪
绣花鞋
天龙屯堡也有一位鲍姓老太君,虽已作古却留下《萱闱春霭》的匾额跟四世同堂人丁兴旺、教子有方的传说,老太君一百零二岁安详驾鹤西去。我在四世同堂院里邂逅了老太君嫡传后人郑家姐姐。郑姐姐告知她另有三个妹妹,父亲给她选了驸马,育有三子女随母姓郑。与郑姐姐相谈甚欢,她带我进了后院,参观了鲍老太君的老屋。邀约着我夏天的时候可以随时来住,家里有许多空余房间,又凉爽又大。看我十分喜爱她们的服饰头饰,唱歌般的教我顺口溜:“头上有个罩罩,耳上有个吊吊,腰上有个扫扫,脚上有个翘翘。”头上的的罩罩有黑白两色,家有年老长辈包黑色头罩,年轻一辈只可以用白色的了;脑后的发髻有美丽幽香的名字:梅花纶簪;发髻上的玉石发饰,最上边尖状是象形的山,长形穿过青丝的代表河流,方形寓意田地;一条银链在述说着贵州跟江南千丝万缕割不断的乡情、亲情。耳朵上的坠子被演绎成了吊吊。丝头系腰就成了扫帚一般的扫扫了。脚上的翘翘,说的是凤阳汉服的绣花鞋,鞋子的头上是翘起来的,这样做不仅仅是美观,更有实际作用。当年将士们的家眷来到西南边陲,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军人们上阵厮杀家眷们只能自保,毓秀娇颜的她们在绣鞋中藏进刀片,怀着的是玉石俱焚之心。屯堡女子还未受缠足之苦。自宋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封建社会以崇尚女子的“三寸金莲”为美,女子缠足曾被视为一种美德的象征,而屯堡女子不需缠足。据说,这是因为朱元璋妻子马氏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屯堡女子以凤阳汉服为美,以皇后马大脚为典范:“我们的皇后娘娘不裹脚,我们也不裹脚。”写到此,我看着案头上的鞋尖翘起的大绣鞋,想着那些健步如飞的淳厚善良屯堡女子,心里充满了对屯堡日子无限留恋。
传承
正月十八“汪公”的诞辰日,吉昌屯里巡游赐福邑人们活动依节进行着。若说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是屯堡人情感张扬表述。吉昌屯“抬亭子”又叫“抬汪公”活动是将古代江淮地区的民俗活动完整地保存下来。地戏是戏剧的活化石,迎汪公是江淮社火的“活化石”。吉昌屯的抬亭子曾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等奖的殊荣。汪公庙的戏台里小小化妆间,老艺人们在给彩车上高台表演的孩子们化妆,穿演出服,一老一少对视中,传承继续着。
回归
鲍家屯,汪公神位回归后,鲍嬢嬢邀请我尝尝她们亲手做的屯堡菜。屯堡菜,名字带着深深的亦兵亦农的味道,不知不觉中吃多了。 夜,又雨。天龙屯堡路灯照着轻如蚕丝的细雨,似有似无。天龙学堂里那株隐于墙角独自绽开的寒梅,暗香盈袖。六百年的石头房子在微光下轮廓清晰,风扣门环。卖驿茶寡言嬢嬢已经回家了,炉灶尚温。我信马由缰神游天外时有细碎脚步声起,却是客栈的老板娘匆匆而来。几天前刚刚入住时,我胃病犯了,这会儿好都好了,她还是不放心寻了来。大概看我面上平和没有不适,与我眼神交汇后也不搭话,又急急而去,多半是要紧盯两个调皮的双胞胎儿子写寒假作业呢。 屯堡:屯堡人的口中读音是:屯pu。出于尊重屯堡文化的原因,我也读屯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