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润田 發表於 2023-12-10 12:21:45

当年决定拆除北京古城墙时,梁思成夫妇站出来反对,却没能保住它

https://p8.itc.cn/images01/20231210/1a354ed8dd9c40599f29fc669d73e7ec.jpeg北京古城墙它始于元代,建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是北京的战士,倔强地保护着北京的一方水土。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它却成为阻碍的因素。诗人郭沫若坚决支持北京古城墙的拆除,梁思成夫妇则认为拆除会造成文物的流失,最终北京古城墙没能逃过被拆除的命运。难保古城墙的片片瓦砾一座城、一个国家的历史韵味往往就蕴含在历史文物中,在一片片青砖白瓦中感受到淋漓尽致的美。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一些文物不得不被迫人为摧毁。北京古城墙就是在城市规划中决定拆除。但是毕竟是一处文物,很多人不舍得看见它就这样草率地在这北京城中消失,对于是否该拆除很多人各抒己见。https://p4.itc.cn/images01/20231210/ed0eb4d6a78b49d781a44165b11c59da.jpeg北京城内那时,著名诗人郭沫若觉得北京古城墙应该被拆除,一方面因为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将经济发展得蒸蒸日上,只有经济基础足够强大,才能让国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国家需要面前,任何事情都要为它让路;另一方面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中,古城墙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防御作用,已经不存在原先抵御外敌入侵这一说法。它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阻碍。最重要的是北京用地紧张,古老的城墙占用了较大的公共面积,将它拆除就能让一些人有房可栖。郭沫若曾明确表示:“步入新的时代,一些旧物就要随之淘汰,留下来除了为日后发展添加障碍,还有什么价值呢?”郭沫若虽极具才华,但是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他却显得有些狭隘。他只注重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文物遗产在民族中的重要价值。https://p2.itc.cn/images01/20231210/d46515c4012b450fa467374becbc5b8e.jpeg而梁思成夫妇却与他持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北京古城墙并不会阻挡城区的发展,只要改变一下原有的规划就可以两者兼得。让行政中心绕过古城墙,虽然这样会在花费上多出一些,但是却会为日后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可以将古城墙周围打造成一个休息娱乐场地,以供他人参观。凭借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可以发展成地方的一大特色。这样既会满足人们对古物的欣赏,还会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同时又可以对其不造成任何破坏。https://p4.itc.cn/images01/20231210/a9cd202796cc45e9b9f57c5303c31594.jpeg梁思成夫妇在1953年,经过众多次讨论后,北京古城墙经过有关上级领导的批准予以拆除。这一决定伴随着众多的质疑声和反对声,但是力量过于渺小,无济于事。这时的林徽因已经久病卧床,但是她依然不忍心看着古人留下来的遗迹就这样毁在现代人的手中。林徽因本身就具有文物情怀,身为一个建筑学家听到文物被拆除的消息,该是何其难过,就如同将她与亲生孩子分离一般。但她作为一个“母亲”,却又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挽救古城墙的“性命”。https://p1.itc.cn/images01/20231210/d24d3b5993874b3792949c546c0646d0.jpeg林徽因最终梁思成夫妇决定一搏,为了保护古老的城墙,林徽因勇于站出来发声。在她的心中,古老的城墙是历史留下来的遗产,人们应该格外珍惜。现在却要面临如此般“摧残”。林徽因说:“这些古迹倘若因为城市发展执意被人拆除,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一定会感到懊悔,政府也一定会为这一鲁莽的决定而买单!”但是这位女子所发出来的肺腑之言,终究还是没能改变古城墙被拆除的命运。其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拆除城墙并不是靠着谁的一言一语就能左右的。郭沫若的言论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完全取决于当时迫切寻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所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竭尽全力,却依然无法保住它的砖砖瓦瓦。https://p9.itc.cn/images01/20231210/84bf9bc5b512461bbb9938542182d104.jpeg林徽因覆水不收,宜深思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的经济已经越来越好。从前只是注重发展经济,但如今已经开始注重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国家已经认识到文物对于民族的重要作用,古城墙不仅仅是当时的防御工程,更是古老智慧的象征。所以古城楼被修复的建议已经被国家提上了日程。但被破坏的文物就像是一面打碎的镜子,一旦有了裂痕,无论怎样修补都不可能与原物一模一样。当国家改革委下令宣布将古城墙全部修复成原样时,很多人都感到吃惊。几十年间被拆除的古城墙不计其数,想要在短时间内修复成原样谈何容易?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就算是手艺高超的匠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古城墙修复原样。https://p8.itc.cn/images01/20231210/46827b051e124e3fb707a811c6b819d7.jpeg修复古城墙虽然国家的科技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根据古城墙的砖瓦寻找其相应的材料。但是新旧程度却远远不能够做到一致,古城墙的历史厚重感是现代所无法比拟的。历史的发展让林徽因当初所说的话成为了现实。政府和众多支持拆除的民众为自己的行为买了单。民族的瑰宝葬送在人们手中,古老的北京城墙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难寻踪迹。正所谓覆水难收,慎重考虑才可以做出最佳选择。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210/9517399fbb4848d8b0ae86f18f3ef237.jpeg高瞻远瞩,以史为鉴如今国家对文物的保护程度大为之提高,为了让这些文物更好地展现文化面貌,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纵观时代潮流我们能够发现,文化会随着时代而不断发生改变,站在21世纪人的眼中,拆除城墙固然不可取,但在当时北京人的角度来说,满足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满足温饱才是头等大事。老北京时代决定拆除城墙,后来决定修复城墙,只是两个时代不同的选择而已。采取方式不同,但都以前进的目标为前提。唯物主义讲究万事皆有两面性,拆除古城墙虽存在不合理之处,但它确确实实为那个时代解决了一些难题。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210/538f797e491c4632985e71dbb1e03041.jpeg郭沫若

feng1602071494 發表於 2023-12-10 12:22:04

Ballbearing333 發表於 2023-12-10 14:54:24

andysu 發表於 2024-5-12 16:01:27

厉害厉害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年决定拆除北京古城墙时,梁思成夫妇站出来反对,却没能保住它